近年來,山東省高度重視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為及時回應社會關切,普及重污染天氣科普知識,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大氣環境治理的良好氛圍,11月21日半島記者獲悉,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從重污染天氣成因、如何積極應對、防止“一刀切”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解讀。
重污染天氣是如何形成的?
重污染天氣是指空氣質量指數(AQI)大于200,即環境空氣質量達到重度及以上污染程度。
重污染天氣是大氣污染物排放、氣象條件和二次轉化綜合作用的結果,但大氣污染物排放是主因和內因。包括我省在內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能源和產業結構偏重,運輸結構不合理,鋼鐵、焦炭、玻璃、原料藥等產量均占全國40%以上,單位國土面積煤炭消費量是全國平均水平的4倍,大宗物料80%依靠柴油貨車運輸,大氣污染物排放強度大。氣象條件是誘因和外因。雖然近年來我省大氣污染治理工作不斷提升,空氣質量逐年改善,但大氣污染物排放強度仍處于高位,空氣質量處于氣象影響性階段,受氣象條件影響十分明顯。由于大氣混合層高度差異、風速濕度的不同,空氣中PM2.5濃度差異很大。通常情況下,大氣混合層的高度為2000米左右,在不利氣象條件下,大氣混合層高度一般低于500米,并疊加低風速、高濕度、逆溫等不利因素,在大氣污染物排放相當的情況下,PM2.5濃度可升高5倍,由平常的30多微克/立方米到150微克/立方米以上。二次轉化是污染累積過程中顆粒物爆發式增長的動力和催化劑,二次轉化加劇會導致PM2.5進一步升高。所以氣象條件好的情況下,人們感到的是優良天氣,但氣象條件差(靜穩天氣)的情況下,我們感到的是霧霾天氣。因此,只有大幅減少人為大氣污染物排放,才能抵消不利氣象條件造成的重污染天氣影響和危害。
為什么要實施重污染天氣應急?
重污染天氣應急是保護人體健康的需要。出現重污染天氣時,首要污染物一般為細顆粒物(PM2.5),其濃度達到150微克/立方米以上,不僅對人們正常生活造成不便,有害物質富集在細顆粒物(PM2.5)上,還可以通過呼吸道進入機體,顆粒物沉積在肺泡,被肺泡吸收經血液輸送到全身,容易導致急性中毒、心血管疾病、肺心病等,顆粒物還可引起機體免疫功能下降,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在2019年世界環境日全球主場活動上,生態環境部發布的《中國空氣質量改善報告(2013-2018年)》首次披露,空氣污染與健康的存在關聯,局地PM2.5濃度下降13%,呼吸系統疾病病例減少25%。因此,重污染天氣應急主要目的,就是通過對工業源、移動源和揚塵源大氣污染物排放采取強制性減排措施,從而降低空氣重污染程度和危害,保障群眾身體健康和正常生活。
重污染天氣應急是法律賦予的責任和義務。《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山東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對重污染天氣應急有明確規定,其中規定省、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根據重污染天氣預測預報信息,確定重污染天氣預警等級,適時發出預警??h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重污染天氣預警等級,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并采取相應的應急措施。企業事業單位應當根據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的要求編制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操作方案,并按照規定執行相應的應急措施。
重污染天氣應急是打贏藍天保衛戰的必要舉措。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全民共治、源頭防治,持續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打贏藍天保衛戰。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占全年天數的4.9%,但對PM2.5年均濃度的貢獻率達到16.1%。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監測,今年秋冬季北方風速小,氣溫偏高,冷空氣活動少,強度偏弱,將面臨霧霾持續時間長、覆蓋范圍廣等風險。面對區域擴散條件轉差,即將出現長時間、大范圍重污染過程的情況下,只有提前發布預警信息,嚴格采取并落實應急減排措施,才能最大程度減少重污染期間污染物排放量,才能促進環境空氣質量不斷改善,打贏藍天保衛戰,不斷增強人民的藍天幸福感。
如何應對重污染天氣?
重污染天氣預警分級。重污染天氣預警統一以空氣質量指數(AQI)日均值為指標,按連續24小時(可以跨自然日)均值計算,以AQI>200持續天數作為各級別預警啟動的基本條件。按照規定,全省重污染天氣預警由低到高分為黃色預警、橙色預警、紅色預警三級。
黃色預警:預測AQI日均值>200將持續2天(48小時)及以上,且未達到高級別預警條件。
橙色預警:預測AQI日均值>200將持續3天(72小時)及以上,且未達到高級別預警條件。
紅色預警:預測AQI日均值>200將持續4天(96小時)及以上,且預測AQI日均值>300將持續2天(48小時)及以上;或預測AQI日均值達到500。
重污染天氣預警發布。生態環境部門聯合氣象部門每日開展空氣質量預測會商,當預測到未來空氣質量可能達到重污染天氣預警條件時,各市政府根據國家、省預警提示提前24小時以上發布預警信息。
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措施。黃色、橙色、紅色預警分別對應Ⅲ級、Ⅱ級、Ⅰ級應急響應。按照國家要求,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顆粒物(PM)和揮發性有機物(VOCs)的減排比例在Ⅲ級、Ⅱ級、Ⅰ級應急響應期間,應分別達到全社會排放量占比的10%、20%和30%以上。應急響應措施主要包括強制性減排措施、建議性減排措施和公眾健康防護措施。強制性應急減排措施主要是在重污染期間對納入各市應急減排清單的工業企業采取“一企一策”的停產、限產、限排的方式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對建筑施工工地停止有揚塵環節的施工作業,增加道路保潔和灑水作業頻次等來降低揚塵排放;對高污染機動車輛限行、非道路移動機械限制使用等方式減少移動源尾氣排放。倡議性污染減排措施主要是重污染期間倡導公眾綠色出行、綠色消費。健康防護措施主要是重污染期間指導公眾采取減少或停止室外活動,中小學停課等措施。
如何積極應對重污染天氣并防止“一刀切”?
為科學、精準實施應急減排,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2019年7月,生態環境部印發了《關于加強重污染天氣應對夯實應急減排措施的指導意見》和《重污染天氣重點行業應急減排措施制定技術指南》,規定對31個重點行業中的15個行業進行環保績效分級,從有組織排放治理、無組織排放管控、交通運輸方式、監測監控水平等四個方面,按企業治理和管理水平高低以及污染物排放強度將企業評定為A、B、C三個等級。原則上,A級企業在重污染期間可以不停產限產,可自主采取減排措施;B級企業可少實施減排;C級企業應按照技術指南最嚴要求實施減排。同時,對新興產業、戰略性產業以及保障民生的企業,要求各地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減排措施,盡量避免對正常生產生活的影響。為落實好國家相關要求,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應急響應停限產“一刀切”。
合理確定工業源應急減排清單范圍。除生態環境部技術指南確定的31個重點行業企業、城市主要涉氣行業(排放量較大)的企業要求必須納入應急減排清單外,對于干洗店、汽修廠、餐飲店等生活源不納入應急減排清單;對于保障城市正常運轉如承擔居民供暖、發電、集中處置城市生活垃圾等社會保障企業不要求采取應急措施;對于保障民生如民生需求的農藥、醫藥類企業,黨媒或教學用書印刷企業,涉及國家外貿等戰略性產業的工業企業在污染防治設施完善,依法依規運行且穩定達標排放的情況下,經省級主管部門確認后在重污染應急期間可以正常生產,但應盡最大努力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
合理確定企業環??冃Х旨?。省生態環境廳印發了《轉發生態環境部辦公廳〈關于加強重污染天氣應對夯實應急減排措施的指導意見〉的通知》,要求各市本著“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規范績效審核程序,采取資料審核和現場核查相結合的方式,嚴格按照《技術指南》規定的績效分級標準,開展績效分級工作。同時,省生態環境廳組織第三方機構,對全省A級和B級企業進行現場評估,保障企業環??冃Х旨壒焦?,符合實際,確保治理水平全國領先的為A級企業,不停產限產,全省領先的為B級企業,少停產限產。
精準制定應急減排措施。對納入應急減排清單的企業,堅持突出重點精準減排,應急減排措施以控制重污染行業主要涉氣排污工序為主,凡是納入城市應急減排清單的工業企業均制定“一廠一策”實施方案,載明企業主要生產工藝流程、主要涉氣產排污環節及污染物排放情況,并據此確定不同級別預警下的應急減排措施,明確具體的停限產生產裝置、工藝環節。對不產生大氣污染物排放的生產設施不要求停產限產,確保分類施策、精準減排。